伟大建党精神源起于党“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产生于风云际会的革命事业大潮之中,根植于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之中,并逐步汇聚凝练成“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顽强,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伟大建党精神为进一步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丰富的红色资源、多维的呈现角度和更高的历史站位,具体可以从“知、行、意、情”四个维度来把握其重要意义。
认知维度上“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意义。百年来,共产党人始终高擎着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用忠诚书写信仰,用信仰引领忠诚,构筑了坚不可摧、牢不可破的精神长城,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革命、建设、改革,取得了伟大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本质要求。共产党人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内在一致性,始终把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而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得到全国各族人民认可支持的关键则在于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回望百年,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淬炼坚守的“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就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的明灯所指、核心所在。
行动维度上“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意义。回顾党的百年历史,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在内忧外患、艰辛磨难、拼搏奋斗中不断成长壮大、不断经受考验,我们党始终牢记和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义无反顾朝着正确方向坚定前行。不管形势任务如何变化,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惊涛骇浪,我们党始终把握历史主动、瞄准奋斗目标,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披荆斩棘、勇毅前行。我们党敢于担当、勇于担当,始终发挥无产阶级先锋队作用,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知重负重、敢为人先、苦干实干、攻坚克难,贯穿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正因为此,我们党才能在困境中发展壮大、在绝境中突出重围、在逆境中毅然奋起,才能把全民族、全社会的力量有机统合起来,才能守得住人心、守得住道义,赢得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
意志维度上“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意义。在百年的伟大斗争中,无数共产党人为了追求真理、为了人民的利益,在战争年代冲锋在前、牺牲在前,在和平时期勇挑重担、勇于奉献,铸就了共产党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是每个党员向党立下的庄重誓言,世界上没有哪个党像我们党这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正是凭借着这股前仆后继的决绝斗争精神,才能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迎难而上,才能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展现中国速度、中国力量的人间奇迹。可以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身也是在英勇斗争中逐步产生和发展的,其深受我们党革命性和高度组织性、纪律性的影响熏陶,与“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建党精神同根同源、血脉相连。
情感维度上“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意义。百年来,我们党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对党忠诚,靠的就是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对党忠诚、永不叛党,是党章对党员的基本要求;不负人民、与人民休戚与共,体现中国共产党人情感立场。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共产党深深植根于人民大众,和人民群众具有深厚的感情、紧密的联系,正是紧紧依靠人民,时刻与人民站在一起,中国共产党才能汇聚强大的力量,赢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无论是革命、建设还是改革,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变,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与人民大众同呼吸、共命运的初心没有变。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是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奉献而不断铸就的。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情感依托和生动实践。(青岛统一战线智库研究员:潘萧羽 张修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