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学习杂志】构建行业非学历继教差异化服务模式

发布时间:2019-08-07浏览次数:545

立足行业,面向地方,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非学历继续教育不断实践创新,形成面向石油企业的“战略合作” 模式、面向炼化企业的“企企同堂”模式、面向地方的“政企传动”模式、面向港口企业的“诊断咨询”模式,累计为石油石化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20余万专业人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非学历继续教育发轫于1981年。当时,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援助、石油工业部投资,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建立了钻井技术培训中心,学校非学历继续教育由此开启。

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非学历继续教育不断实践与创新,形成了面向石油企业、面向炼化企业、面向地方和面向港口企业四种主要办学模式,办学成果显著,影响日益深远。

一、面向石油企业的“战略合作”模式

(一)模式内涵 :作为石油石化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石油科技、管理人才的摇篮”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与石油行业各大集团和地区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寻求双方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联动与融合。学校继续教育则与战略合作单位围绕人才培养与开发、培训体系建设、培训项目承接、培训专题研究等方面进行细致对接与深入合作。

校企双方在非学历继续教育上开展的“战略合作”模式有两种 :一是双方根据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针对核心人才,制订3-5年系统培养方案,并分年度按计划实施 ;二是每年年初,学校通过竞标形式获得培训资格,为企业制订年度培训计划并落地实施。

在长期合作中,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非学历继续教育不断深化、细化、专业化合作内容,已为石油行业战略合作单位开发出油气勘探、油气钻探类、油田开发、地面工程、油气储运类和炼油化工等六类培训项目。

(二)典型案例——中石化油田企业技术专家荟萃营 :项目以中石化油田级专家及各二级单位首席专家为培训对象,营期一年,每期荟萃营以勘探、开发方向分组,立足中石化集团公司每年的勘探开发重点,确定每年度研修主题。项目师资分为专题分享师资、课题指导师资、成果完善师资三个部分,由跨国公司、集团公司、科研院所、高校等相关专家以及学术期刊编辑等组成,分工明确,各自负责课程讲授、课题指导、成果完善。

项目采用“三段一导”培训模式。“三段”指集中研修、单位研修、成果分享, “一导” 即导师组全程跟踪辅导。1. 集中研修阶段,即培训的在校实施阶段,邀请高级专家解读勘探开发的前沿技术、热点与难点、中石化集团的整体规划等,并组织学员论坛,确定研修课题。2. 在第二阶段的单位研修中,要求学员回到工作岗位后,根据研修课题和实际工作经验,形成一篇具有实践意义的报告。在这一阶段,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建立专门网络交流平台, 导师集体跟进研究过程,发挥智慧e课堂作用,为学员及时答疑解惑。3. 学员到中国石油大(华东)进行研究成果分享汇报,行业专家和学者现场进行评议。同时,学校组织专家评选优秀报告,推荐到核心期刊发表。

二、面向炼化企业的“企企同堂”模式

(一)模式内涵 :学校调研确定炼化行业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并初步选定目标客户群,据此确定培训专题,进行项目设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多家企业选送学员,共同组成培训班,实现“企企同堂” 。为服务炼化行业“去产能、转型升级、由大走强”主攻方向,学校继续教育创新炼化企业培训模式,助力高端石油产品生产能力提升,开发和更新了炼油技术微专题培训、化工技术系列培训、炼化企业培训与学历结合项目等多种项目。

(二)典型案例——炼化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研修苑”:2015年开始,为满足炼油化工 企业学习提升和交流研讨需要,学校发起炼化企业专业技术骨干微专题“研修苑”项目。四年来,已举办延迟焦化专题、油品化验专题、光谱及水质分析专题等28期专题培训,联盟企业达62家,在业内形成了良好的口碑。

三、面向地方的“政企传动”模式

(一)模式内涵 :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地方新旧动能转换对人才的需求,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发挥学科优势,积极申请各类资质或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寻求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深度合作。同时,借力政府平台,学校与辖区内企业开展合作,实现“政府搭台、企业参与、学校实施”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对企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日益重视,扶持力度日益加大。基于新形势,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重点探索面向地方的“政企传动”模式,服务区域已经从学校驻地省份延伸至其他地区。合作领域不断拓展,与人社系统合作开展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与安监系统合作开展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技术人员培训、与质量系统开展的危化企业设备管理培训、与环保系统合作开展的企业环保管理培训、与工会系统合作开展的工会从业者能力提升培训等,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典型案例——安监系统培训 :2015 年,学校开展地方安全监管监察系统领导干部培训,其后培训班次和人次与日俱增,品牌影响力逐渐扩大。学校深入研究安监干部核心能力素质模型,建立安监干部核心能力矩阵,根据矩阵搭建政府安监干部模块化课程体系,形成包含知法明法、执法监督、明晰责任、隐患排查、风险评估、事故调查、突发事件应对、 应急救援8个模块的课程体系。

2018年年初,随着应急管理部的成立, 学校积极迎接变化,转向应急管理系统培训。目前,已建立起由部委、行政学院、科研院所等机构组成的专业师资库。初步形成了包含安全生产综合监管、法律法规、应急管理与处置、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救灾等各类目的新 课程体系。截至20194月,已开发相关课程77门。

项目启动以来,影响力日益扩大,培训效果获得广泛认可,201611月,国家安监总局在学校成立安全监管监察学院(青岛) 。2015-2018年,安监系统培训班次和人次呈线性增长,四年共开展40余期培训,共计3000 余人次。合作对象包括山东、广东、黑龙江、河北、江苏、宁夏、内蒙古、安徽、江西、四 川、河南、浙江、甘肃、重庆等14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各级应急管理局。

四、面向港口企业的“诊断咨询”模式

(一)模式内涵:“诊断咨询”模式有两种开展形式。一是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就人力资源领域相关问题进行课题研究,以此完善人力资源结构,提升人力资源质量,实现研究咨询一体化。二是对企业发展问题进行诊断性调研分析,进一步做好企业中长期培训规划并协助实施。

港口企业是海运业的重要枢纽和节点,肩负着助推蓝色经济发展的重任。地处青岛这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带中心城市,学校积极服务地方区域发展,主动对接区域重要港口企业,探索形成了“诊断咨询”模式,并将成功经验复制到其他地区的港口企业。

(二)典型案例——日照港三公司诊断性培训 :日照港股份三公司是日照港从事大宗散件杂货流通、存储和装卸中转等服务的主力港埠公司之一。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与其签订了为期三年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围绕人才培养与开发、培训体系建设、培训项目承接、培训专题研究等方面开展工作。

培训实施前,学校通过访谈、座谈、现场调研、问卷调研、资料收集等多种方式,对企业进行了全覆盖调研,针对企业运营管理和未来发展对职工素质能力的现实需求和远景需求,为企业制定《三年人力资源规划》和《三年人才队伍规划》 ,并以此为依据,编制《三年培训规划》,明确未来三年企业培训工作的方针、原则、目标、阶段工作重点和任务。

年度培训计划执行前,校企双方充分沟通,周密安排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后勤保障等所有环节,绘制项目经理和班主任工作流程图。对创新性实施方法,提前进行模拟,以便完善和改进。

培训实施过程中,采取团队学习、知识内化、体验和互动等培训学习方式,增强课程吸引力,提高学习兴趣,有效提升培训效果,形成了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良好局面。

培训结束前,要求学员结合自己的岗位工作填写“行为改变承诺书” ,每个学员通过所学所悟总结出“用于改进工作的核心知识点及工作改进计划” 。学校指导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对学员的“行为改变承诺书”定期督促检查。学校也定期走访企业,与参训学员进行座谈交流,对每期培训效果进行跟踪与改进指导。

坚持“立足行业、服务地方”,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非学历继续教育累计为石油石化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20余万专业人才,已经成为行业培训的核心基地和地方培训的重要基地,办学成效获得广泛认可:2011年, 获批教育部高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 ;2016年, 与国家安监总局共建安全监管监察学院(青岛);2017年,获批人社部国家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2017年,获评教育部、财政 部“优质省级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

原文链接:http://www.sohu.com/a/331868578_100016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