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副校长、党委副书记刘华东
编者按:
党的十九大提出:“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一年来,国内继续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从业人员,围绕继续教育内涵建设与质量提升进行了深入研讨。7月24-25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召开的2018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把握时代特征、明确目标定位,共同推进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引发业界广泛关注。
“高质量发展”的提出,对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继续教育具有什么特殊含义?高校应如何规划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围绕这些问题,本刊记者近日专访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副校长、党委副书记刘华东。
高质量发展,是高校继续教育的神圣使命与庄重承诺
记 者: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看待高校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
刘华东:我个人认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期党和国家对继续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高校继续教育的使命担当。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大学时明确提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6月21日,教育部在成都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是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这充分证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始终是教育永恒的主题。
党和国家始终高度关注和支持继续教育的发展。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报告提出“发展继续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党的十九大要求“办好继续教育”。从“发展”到“加快发展”、从“加快发展”到“办好”,几个关键词的表述有明显的差别,这是发展心态从“急”到“稳”的转变标志,更是关注重点从“量”到“质”转变的信号。“办好”,就必须做到“规模与结构协调发展、层次与质量共同提升”。
近年来,教育部围绕继续教育内涵建设与质量提升,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改革。2016年出台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强调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今年3月,教育部首次启动高校继续教育发展年度报告工作,既考察学校整体办学层面的数据,又考察学习中心数量、招生区域、学生管理等具体指标。9月17日,教育部启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教育办学情况自查自评工作,要求试点高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着眼提升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质量,系统思考谋划新时代办好高等继续教育的工作思路;自查自评报告须提交学校党委常委会讨论通过,由学校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审核签字后报教育部备案。这表明,国家正逐步加强继续教育事中事后监管,强化高校继续教育办学主体责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经成为当前高校继续教育的改革方向和新时期“办好继续教育”的发展主线。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新技术、新产业要求从业者具有更高的学历层次、扎实的职业技能、广阔的国际视野和较强的学习能力。特别是随着“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创新驱动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等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的实施,迫切需要高校从学科、专业等方面进行办学结构调整,培养一大批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紧缺应用型人才。作为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力量,高校继续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转变教育理念、改革教育体制、创新教育模式、更新教育内容,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和培养质量,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
高质量发展,是学校特有精神气质的根本要求
记 者:前不久,贵校刚刚迎来65华诞,首先向您和学校表示祝贺。通过对65年发展历程的梳理,贵校有什么独特的文化传承与精神气质?
刘华东:今年是我校建校65周年,学校10月2日举行了建校65周年传承创新发展大会等一系列活动,回顾过去、总结经验、展望未来。纵观学校65年发展历程,可以得出三点结论:
中国石油大学是一所有着“名校基因”、承载特殊使命的高校。作为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学府,我校1953年以清华大学石油工程系为核心组建而成,建校初衷是“为国家工业发展注入血液,就是极其珍贵的石油”。成立65年来,学校无论如何变更办学地点,服务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培养石油行业急需人才的神圣使命,从来没有放弃过。2006年,时任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来校视察时说:“中国石油大学是一所国家战略性高校。”2015年,现任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同志到校视察时再次表示:“中国石油大学是一所不可替代的高校,因为她承担国家能源战略的使命。”
中国石油大学是一所办学经历坎坷、但精神文化内涵丰富的高校。自建校以来,学校先后经历北京石油学院、华东石油学院、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四个发展阶段,在北京、东营、北京昌平、青岛四地建校。像我校这样“三易其名、四次建校”的办学经历,在新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虽然坎坷曲折的办学经历不是学校所愿意的,也不是由学校所能够选择的,但是在历经磨难的过程中,学校始终弦歌不辍、薪火相传,逐步形成了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追求卓越的文化气质。无论办学地点如何改变,无论面临什么困难,学校不怕困难、勇于开拓、追求卓越、承担使命的特有精神和文化,一脉相承,不断发扬。这是办好中国石油大学的重要保障,也是我们永远的精神财富。
中国石油大学是一所成果丰硕、前景广阔的高校。自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着力打造人才培养质量品牌,先后培养了以吴仪、李毅中为代表的一批国家和省部级领导人,培养了以王德民、曹耀峰、袁士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科学家,培养了以王宜林、杨华为代表的一批战略企业家,培养了以王启民、秦文贵为代表的一批英模人物,成为名副其实的“石油科技、管理人才的摇篮”“石油领域的黄埔军校”。据2017年《泰晤士高等教育》统计,世界500强企业CEO母校排名我校名列全球高校第35位、全国高校第6位。恢复高考以来,我校本科毕业生当选两院院士人数排在全国高校第20位。2017年,学校进入“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两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我们相信,学校依托65年发展积淀奠定的坚实基础、“双一流”建设搭建的广阔平台,新时期将为石油石化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开拓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记 者:请问,这三点结论,对学校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有何启示?
刘华东:学校65年的发展历程,特别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追求卓越的文化气质,要求学校继续教育进一步凸显办学特色、聚焦内涵发展,打造与学校发展相匹配的高质量继续教育体系。特别是随着“双一流”建设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的深入推进,学校将不断超越自我,成就一流学识、培养一流人才、建成一流大学。继续教育是学校办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服务石油行业与地方发展的窗口,在这一进程中注定不能缺席。
随着学校的发展,我校继续教育也走过了63年的发展历程,随着石油石化行业及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校继续教育坚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从面向行业到兼顾行业和地方,从重视规模扩张到重视质量提升,逐渐成为学校一张亮丽的名片。建成国家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教育部高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和出国留学培训基地,形成学历继续教育、非学历继续教育、出国留学培训、职业培训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累计为石油石化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50余万名紧缺应用型人才,涌现出“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刘汝山,“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孟卫工、李绍霞、束滨霞、汪宏辉等一大批优秀校友。
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学校继续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在国内高校处于自主与借鉴、领跑与跟跑并行的状态。当前,我校学历继续教育办学规模和年毕业人数已位居全国高校前列,但距离高质量发展还存在一定差距;非学历继续教育发展方面,我们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顶尖高校相比,还处于跟跑阶段。同时,学校继续教育的办学层次、办学结构、人才培养质量等,与学校的发展目标尚不完全匹配,尤其是随着学校“双一流”建设的深入推进,我校继续教育在获得更宽广发展平台的同时,也亟需不断优化办学结构、提升办学层次、创新培养模式,打造一流质量品牌,实现内涵发展,构建与学校办学定位、品牌影响力相匹配的继续教育体系。
高质量发展,须厘清关键指标与发展路径
记 者:要实现新时期高质量发展,高校应如何规划继续教育发展路径?
刘华东:要实现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各高校必须厘清三个问题:一是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和关键要素是什么?二是当前影响质量发展的短板和薄弱环节在哪里?三是质量发展的显性指标和显性标志如何确定?结合我校继续教育发展的工作实践,我认为,高校继续教育必须具备四个主要抓手和关键指标,即:独具特色的高水平继续教育专业,信息化条件下的高质量教学管理服务模式,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化质量评估体系。
(一)发挥学科优势,建设一批高水平继续教育专业
学历继续教育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依托学校的特色专业和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继续教育专业。因此,要强化社会和学生发展需求导向,不断优化以学生能力提升为重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专业和课程教师组建设,培育一支高素质的课程教学团队,全面负责课程策划、教材建设等工作;以立体化课程资源建设为抓手,打造具有本校优势特色的精品专业课程群,为学生提供优质课程资源。
(二)依托信息技术,创建一套高质量教学支持模式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实施,要求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建立完善的教学支持服务体系,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学习需求。在教学运行方面,要借助融媒体技术手段连接纸质教材与数字媒体,让课程选择进入个性自主模式、课程学习进入自主协作模式、课程实验进入虚实结合模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要将大数据、人工智能、人脸识别、云阅卷等新技术应用于继续教育,创建高效的教学支持服务模式。
(三)创新体制机制,培育一支高素质继续教育团队
在国家“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背景下,各高校应根据办学实际,构建灵活的用人机制,建设一支认同高校文化、热爱继续教育事业、具有较强理论素养与业务能力的人才队伍。探索建立定额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制度,构建符合高校相关制度、又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考核评价体系。搭建多元化人才成长平台,鼓励与推动人才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增强继续教育团队的事业忠诚度、队伍稳定性、工作积极性和个人幸福感。
(四)基于大数据,建立一整套智能化质量评估体系
目前,各高校正按照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要求,不断创新办学理念、优化层次结构,实现内涵发展。在此过程中,很多高校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基于互联网的“在线教学与管理平台”,但从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复建设与资源浪费现象;同时,由于“信息孤岛”现象,各高校产生的大量阶段性教育数据没有实现互联互通,不利于精细化评估和科学判断。对此,建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强统筹规划与资源共享,进一步完善现有继续教育数据平台,实现与各高校“在线教学与管理平台”对接,实时采集高校的运行数据,实施动态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对学校发出预警。
需要强调的是,继续教育是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使命与责任。新时期实现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各高校对党的继续教育事业的庄严宣誓,是各高校继续教育学院对社会发展的忠诚担当,是广大高校继续教育工作者对学习者的庄重承诺。为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将不懈努力,不断提升服务行业和地方发展能力水平,打造继续教育知名品牌,推动区域乃至全国高校继续教育综合改革与转型发展,争做高校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领跑者和示范者。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jjsPjok0Fw2nzMAwpc0J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