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红色内涵底蕴

发布时间:2022-04-19浏览次数:10

纵览百年党史,“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从建党的开天辟地、新中国改天换地、改革开放翻天覆地、新时代惊天动地,从“人民至上”中获得智慧、汲取力量,牢牢根植各族人民、紧紧依靠各族人民、不断造福各族人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始终在党旗指引下凝聚凝聚再凝聚。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发展的自然逻辑。我国各民族自成一体的地理单元,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先天条件,由此形成的“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格局是现实土壤;“大一统”的政治理念是政治纽带;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是精神纽带;中原、草原、雪域、高原、海洋等区域之间互补共生的经济关系是经济纽带。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近代以来,代指各民族命运共同体的“中华民族”概念不断普及、意涵日趋明确,明确强调中国境内各族人民作为国民和公民的平等身份,以及各族人民摆脱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实现全民族独立和现代化发展的共同命运。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发展的历史逻辑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的100多年间,面对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各族儿女团结抗争、共赴国难,休戚相关的共同体特征更加凸显,中华民族意识应运而生。“九一八”事变尤其是“七七事变”以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各民族共同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东北抗日联军、大青山支队、回民支队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奋战在抗日一线,后方各族人民募集抗日物资全力支援前线。中国共产党提出民族区域自治和共同抗战、共同建立新中国等理念,“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塑造了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实现的国共第二次合作与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建立,不仅对确保抗日战争取得彻底胜利起了重要作用,而且也促进了中华民族现代国家建立的历程。各民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携手走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迎来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纪元。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不断上升、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极大激发了全体中国人的国家认同感,显著增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发展的理论逻辑马克思、恩格斯站在解放全人类的高度,主张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经过社会革命走向共产主义,最终形成“自由人的联合体”。打破民族之间的隔阂、封闭,实现民族之间的平等、联合,是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主张。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都把民族团结作为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在建立单一制国家的前提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维护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和坚实的现实纽带,是一个有机的、不可割裂的整体。我们不仅要让大家庭的每一个成员发展好,更要努力把这个大家庭建设好,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发展的实践逻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家得到基本统一,确立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等民族政策,建立了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组织系统,从中央一直延伸到社会的最基层,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形成了上下贯通、集中高效、具有高度组织动员能力的国家管理体系。改革开放推动了我国生产力和社会活力的飞跃,全国统一大市场和基础设施网连接起千家万户的“户头”,为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开辟了广阔空间,不同民族成员共居、共事、共学的情况更加普遍,民族地区更加深入地融入全国大市场,各族群众便捷地共享精神文化资源,使各民族在社会生活中紧密联系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要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用“中国梦”团结激励各族人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确保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构建各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青岛统一战线智库研究员:潘萧羽  张修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