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后,中央最重磅会议的7条干货

发布时间:2017-12-21浏览次数:63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出席会议。 

37bbb125833845fc864a5f0eef2f2760.jpeg

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历程,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18年经济工作。李克强在讲话中对明年经济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并作了总结讲话。 

ef693975b13f4fffae05a246a22ceda9.jpeg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领导同志,国务院领导同志,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国政协有关领导同志以及中央军委委员等出席会议。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政主要负责人,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中央管理的部分企业和金融机构负责人,军队及武警部队有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特邀专家,7关键词解读会议要点。 

一、新发展观 

【会议精神】

会议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会议提出,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 

【解读】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认为,高质量是未来经济工作的落脚点。今年在经济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工作重点要从传统稳增长向质量提升、结构改进等方面转移。 

刘元春表示,高质量发展是针对目前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提出的,即不平衡、不充分、不可持续,也是落实落实新发展理念,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 

如何才能达到高质量的发展?刘元春表示,十九大已经提出了一些列战略举措,比如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从原则上、大的方向上给出了明确的意见。 

这次会议的核心任务就是将十九大精神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其中最核心的主题就是高质量发展,通过8项重点工作都是围绕高质量发展来展开。总体看,一是进行改革;二是按照新发展理念来统筹,在改革基础上全面落实新发展观;三是要在政策工具、问题导向的方案上有很多创新。 

“高质量的发展是美好生活最重要的一个经济基础。”刘元春说,首先效率要很高,改变过去粗放式的发展模式;二是产品服务质量要提升;三要体现可持续发展;四是要符合“五位一体”新的发展观念,动力不是简单的要素投入,而要以创新作为核心动力。因此,从这些方面看,高质量的指标体系会包括很多层面和领域,与过去一些评价体系,如速度、经济、总量优先的评价体系会有一定差别,从而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二、货币供给 

【会议精神】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中性,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更好为实体经济服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解读】 

在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的印象中,这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第一次提出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目前,一些问题的主要源头在于货币供给过多,整个货币供应存量是出现很多风险的一个重要的根源,因此要在货币增长速度方面有所控制。今年下半年,已经在这方面作出了很多努力,但是,在信贷规模和社会融资总量方面变化不是很大,要让其合理增长,对货币政策的定位更加明确。 

对于控制系统性金融风险来说,控制货币供给是关键性因素之一。当一个国家货币供应量过大的时候,要么会导致物价水平上涨,要么会转化成资产价格上涨,货币囤积方式就会助推杠杆化、资产扩大,从而导致经济泡沫化。 

与此同时,刘元春表示,要注意货币供给总闸门不是简单的货币政策,还涉及财政金融化问题,比如大量发行债券、政府隐形融资等,因此,控制货币供给不是仅靠央行就可以完成,还涉及其他很多方面。 

三、区域协调 

【会议精神】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生活水平大体相当。京津冀协同发展要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重点,保持合理的职业结构,高起点、高质量编制好雄安新区规划。 

【解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刘云中表示,十九大报告已经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 

刘云中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早已提出,比如之前的四大板块,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等。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与之前不同的一点是,强调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因此,下一步的探索重点应该会放在新机制的建立当中,包括中央和地方、以及地方之间横向的协调机制、人才流动机制等,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相信明年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方面都会有比较大的进展。 

如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生活水平大体相当?刘云中认为,人都会向公共服务好的地方流动,政府要起作用,加大投入补短板,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目前来看,已经有很大改善。 

对于建设雄安新区,他表示,规划最主要的是协调机制,在区域和人群中达成一个对未来发展的共识,更快地推动新区的建设。 

四、早期教育 

【会议精神】

会议提出,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要针对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精准施策,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择校热”、“大班额”等突出问题,解决好婴幼儿照护和儿童早期教育服务问题。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解决好性别歧视、身份歧视问题。改革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加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继续解决好“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鼓励社会资金进入养老、医疗等领域。着力解决网上虚假信息诈骗、倒卖个人信息等突出问题。做好民生工作,要突出问题导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找准突出问题及其症结所在,周密谋划、用心操作。 

【解读】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择校热”、“大班额”,以及婴幼儿照护、儿童早期教育服务等都属于民生问题。 

“民生问题不是独立存在,与经济发展有一定相关性。”储朝晖说,教育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会影响教育发展不均衡。因此,作为地方政府,应该重视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关系,在地方规划、投入、资源配置等方面,都应考虑到教育因素,反过来,教育的发展也会影响经济发展的质量。比如,学生入学会影响家长买房、工作等,因此应该给予大力关注。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解决好婴幼儿照护和儿童早期教育服务问题”。 

对此,储朝晖介绍,目前我国对0-3岁婴幼儿的照护和早期教育服务较为缺乏,还处于不平衡的状态,主要由一些民办机构承担,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责任承担得不够。在国外,很多国家都有婴幼儿保障经费补贴和相关投入。因此,我国应该加大经济投入,提高保障服务,让孩子出生后得到好的照护。 

储朝晖表示,婴幼儿照护和儿童早期教育服务可以达到几个功能:一是融合功能,政府对婴幼儿早期投入,可以保障不同家庭的孩子出生后缩小差距,促进平等;二是有利于个体成长发展,幼儿早期得到好的保障对其一生的成长都有好处;三是对0-3岁婴幼儿来说,更多的是照护和养育,可以提高早期教育的服务质量,国家的重视有利于实现社会的融合。 

五、污染防治 

【会议精神】 

会议确定,按照党的十九大的要求,今后3年要重点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重点是打赢蓝天保卫战,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调整能源结构,加大节能力度和考核,调整运输结构。 

【解读】 

环保专家彭应登表示,今年是“大气十条”的收官之年,过去五年,大气治理过程中,末端治理的措施其实已经用到极致了。换句话说,此前大气治理以末端治理手段为主,未来空气质量改善要实现拐点的话,需要从源头入手。也就是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调整三大结构,即产业、能源以及运输结构。 

2013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气十条”)发布。 

彭应登认为,五年来,大气污染防治主要的经验教训有三点。首先,大气治理和经济结构调整密不可分。不能光说治理污染,而不考虑产业和能源结构的调整。我们推进的煤改气、治理散煤和散乱污企业等,就是调整结构的举措。其次,我们起初过多关注了硬措施,对管理层面的措施关注不够。近年开展的中央环保督察等,就是管理层面措施的加强。第三,整个社会对于治理污染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没有达成共识,所以治理过程中难免出现波折。 

彭应登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三大结构”中,运输结构是首次在中央层面提出。现在社会流通性很强,交通物流的比例越来越大,其中重型柴油车占比太大,铁路运输占比太小。大量通过汽车运输,导致了重型柴油车尾气排放对环境质量带来较大影响。所以,有必要对运输的结构进行优化,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这也是一个根本性的治污措施。 

“大气十条”今年收官,未来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应该有何侧重?彭应登说,如今大气治理尤其是京津冀区域,进入了纵深阶段,所以目标制定过程中要相对更稳妥和切合实际。措施应更多的从经济、产业、能源结构入手,从源头入手,进行源头削减为主。另外,未来的措施要把各部门的职责再强化、明确一些,有利于大家形成合力,打赢蓝天保卫战。 

六、楼市调控 

【会议精神】 

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要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特别是长期租赁,保护租赁利益相关方合法权益,支持专业化、机构化住房租赁企业发展。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保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分清中央和地方事权,实行差别化调控。 

【解读】 

北京市房地产法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赵秀池认为,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大力发展租赁”,这也是住房领域未来的一个工作重点。只有发展租赁,形成“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才能建立长效机制。 

为何要发展长期租赁?因为租赁本身是不稳定的,所以要支持专业化、机构化的住房租赁企业发展。 

赵秀池说,“分清中央和地方事权,实行差别化调控”,实际上就是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因为各个城市情况不一样,有的是净流入城市,有的小城市是净流出城市,所以,要赋予地方政府制定区别化政策的权力,即中央会出台整体的大思路,具体的政策由各个地方制定。 

今年以来,各地房地产调控政策频频,近日有报道称将推进房产税的立法和实施。作为房产调控的措施之一,赵秀池认为,房产税的最终出台,会经过科学的顶层设计。目前整体的房产税已经不少了,如果单独加一个交易环节的税,等于加重了税赋。所以,要整体设计,如果盲目增加税收,并不能起到平抑房价的作用。 

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如何保障?赵秀池说,如果大家都买房,租赁就不会发展起来。以前房子还有升值的空间,而更好地抑制房价,就是给租赋权。首先,租购同权本身不可能实现,因为从产权关系来看,买房和租房,权利是不一样的。所以,现在给承租人赋予一定的享有公共服务的权利,比如教育、医疗以及社会保障,这样就减少了对购房的需求。 

未来房价会如何变化?她认为,此次会议提出,“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保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未来落实“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个定位不会变,房价会比较平稳,不会大起大落。 

七、国企改革 

【会议精神】 

此次会议提出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要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完善国企国资改革方案,围绕管资本为主加快转变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强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落实保护产权政策,依法甄别纠正社会反映强烈的产权纠纷案件。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破除歧视性限制和各种隐性障碍,加快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解读】

“以国资改革带动和引领国企改革的趋势正在明朗。长期来,国企改革受国资改革拖累,政府与国资委是改革主体,企业是执行主体。”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分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国资改革放在突出位置,围绕一个"资"字来部署,抓住政企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这一核心问题,意在重点推进国资监管体制的改革。一方面要以管资本为主来完善国资管理机构与体制,预计要围绕所有权内容强化监督管理的权利与责任,授权经营体制是2018年国资改革的重中之重,落脚点是一个长久的"体制",而不是一种行为或一时的工作。 

李锦分析,深化电力,石油天然气与铁路三个行业改革。突出"行业",而不是体制或机制。显然,是立足于现代化经济体系来思考的。这三个行业都是独立糸统,体量大,改革难度大,步履艰难。已经连续几年出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与政府工作报告上了。上次出现的电讯民航等并没有出现,表明这三大行业倍受关注,仍然在待破题之中。 

“高质量发展是2017年经济工作会议的主题词。这次工作会有时代转折特点,意味着进入一个新阶段,这将意味着一糸列变化将要发生。"李锦说,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必须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推动我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他表示,价值标准乃至整个生产关系体系发生变化。国有企业是高质量发展时期的排头兵与主力军,在这场变革中要改変許多不相适应的发展方式与生存方式。包括过去一些行之有效的方式也可能被淘汰。 

李锦说,今年是改革开放40年,1978年12月一开始改革的提法是"给企业自主权",1984年提出政企分开,现在,回归改革的"初心",这也是对40年改革交上的一个答卷。(转自 “政事儿”公众号)